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以人為本的活態文化遺產,強調以人為核心的技藝、經驗、精神。以各種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形成了獨特的文化構成和源遠流長
作為世界非遺重點區域和著名城市,截至目前,西安市非遺項目列入市級名錄 192項、列入省級名錄 101 項、列入國家級名錄 10 項、列入聯合國人類非遺名錄1項、命名市級代表性傳承人 233 名、入選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名錄 55 人、入選國家級傳承人名錄 9 名。
千百年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以一顆工匠之心留下,許多珍貴的歷史文化瑰寶,這些承載著生活信息,與文化內涵的傳統技藝共同構成了,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蘊,也成為西安人內心里溫暖的符號。
近年來,西安高度重視非遺保護,大力實施秦腔振興、西安鼓樂傳承發展等工程,并探索出非遺保護新途徑、新模式。
6月13日,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一場以“非遺傳承·健康生活”為主題的西安市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匠心暖全城”活動在西安高新區舉行。
在高新區嘉會坊——西安創業咖啡街區會場里,隨著西安集賢鼓樂社的西安鼓樂表演,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及發展成就展示,更加唱響“千年古都?常來長安”文旅品牌。
傳承是為了文化延續,創新是為了持續發揚
非遺傳承發展需要創造力和工匠精神。“非遺匠心暖全城”主題活動的舉辦,更加突出工匠精神在非遺傳承保護中的核心地位,推動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
保護遺產、傳承文明、發展文化、服務社會,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堅定的文化自信,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藍田神仙粉、北池頭冰霜甜豆花等非遺美食,隨著《2020版西安非遺美食手繪地圖》現場發布而進入眾人視野。穿越歲月的工藝和匠心,匯集成一份份晶瑩和美味。
《2020版西安非遺美食手繪地圖》,針對所遴選出的西安區域具有代表性的18個項目進行介紹、展示與定位,并通過手繪方式呈現非遺美食制作技藝與匠心傳承的工、道、序,這些項目的公布將為廣大國內外游客了解與探秘西安非遺美食提供“尋寶秘籍”。
擦亮文化瑰寶,講述非遺故事,人人都做非遺保護的參與者。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中華文明基因,讓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當今觸手可及。
傳承就是最好的保護,傳承也是發揚的必須
在非遺傳承保護中,傳承人的言傳身教更顯關鍵,也是千百年淵源永繼的核心。在“非遺匠心暖全城”活動中,眉戶曲子、陳氏太極拳、唐三彩燒制技藝、馬明仁膏藥制作技藝四個非遺項目進行了非遺傳承人現場收徒儀式。
15個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預約式體驗點獲得授牌,同時向社會公布項目地點及預約聯系人和聯系電話。本次授牌活動是非遺資源向西安市文旅融合旅游目的地建設邁出的重要一步,也勢必將推動這些非遺傳習基地的基礎設施提升、承載能力擴容、文化價值傳播,并為這些體驗點市場化運營提供旅行人群導流。
西安高新區“非遺校園傳承工程 ”項目也同時啟動,“一校一品一傳承、數字非遺進課堂、素質教育融非遺、校園匠心在高新”等項目全面展開。這些項目將通過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素質教育提升、課程體系開發等子工程與非遺資源進行融合創新,這在省內尚屬首次。
在主會場文化交流活動中,非遺抗疫作品獲獎名單揭曉。現場設置的《非遺戰“疫”公益作品展》專區,集中展示了今年疫情來襲后,西安市非遺傳承人圍繞“戰疫”主題創作的非遺文化作品,全面展示了非遺在疫情防控與文旅融合方面的成果。
因常態化疫情防控需要,整場活動采用“線上直播與云攝影+線下展示與互動體驗”的復合傳播形式,全程在多家新媒體平臺同步直播。這進一步構建非遺立體保護格局,也采用創新方式引導線上觀眾廣泛參與體驗,讓傳統文化在“云上”煥發出生機,為市民和外地關注者帶來一場繽紛多彩的非遺盛宴。
用文化吸引游客打好非遺牌,已經成為近年來西安市創新非遺保護傳承模式的一個縮影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西安文化和旅游行業受到沖擊,在這個特殊的時期,“非遺匠心暖全城”活動本著傳承非遺文化、傳遞溫暖匠心的初心,從非遺技藝中尋找文化和匠心起源,打響西安非遺這張亮麗的文化旅游名片,為西安文旅融合發展增添新的亮點,精準推動疫情后西安文化和旅游產業復蘇與創新。
“非遺匠心暖全城”活動是一次連接非遺資源與現代文明的實踐,并推動西安非遺資源在“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實踐過程中與城市品牌建設、文旅產業發展、校園素質教育、公共文化服務等領域的內容與場景融合創新。(王晴垣 孫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