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坡不一般,明燈廣場在眼前。明燈亮、明燈紅,明燈照耀著向前行……”在陜西銅川市耀州區照金鎮的陳家坡會議舊址,今年71歲的杜天祥用說快板的方式講解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紅軍的英雄事跡,引來一大批參觀者。
杜天祥家住照金鎮。這里曾是陜甘邊革命根據地,是中國北方第一個山區革命根據地,是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等共產黨人把毛澤東工農武裝割據思想與陜甘邊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光輝典范。
1933年8月14日,陜甘邊革命斗爭到了危急關頭,中共陜甘邊特委在照金鎮東北約6.5公里的北梁村陳家坡組的幾間石板房里召開了一次重要會議,著重討論紅軍統一領導和戰略方針等問題。這次會議史稱“陳家坡會議”。
“這次會議統一了渭北、陜甘邊黨和紅軍的領導,對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的鞏固和擴大具有重要意義……”杜天祥說。
2011年,銅川市耀州區委、區政府對陳家坡會議舊址進行修繕后,杜天祥報名當講解員。他志愿講解,不為收入。兒子曾說他“是個傻老頭”,而他一直樂此不疲。
上崗初期,為了將幾十年前的一場會議講清楚、講生動,他把小時候從長輩那里聽來的紅色故事編成順口溜,用陜西話講給游客聽。他知道自己是一名“半路出家”的講解員,平時注意看書看報,關心國家大事,學習積累黨史知識。經年累月的講解實踐使他練就了能說會唱的好口才,既能根據黨史自編內容說快板,也會唱紅歌。
2019年,杜天祥成為照金干部學院特聘教師。獲頒特聘教師證書成了他晚年生活中最自豪的一件事。兒子夸他說“你還弄得好”(陜西方言“干得好”)。他則一本正經地告訴兒子,自己這份黨史講解工作是在“行天下之正道”,還自稱是革命舊址守護人、照金精神傳承者。
學黨史、講黨史10年來,杜天祥越來越覺得照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他向記者回憶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他家里窮,一度連兒子5元的學費都拿不出。兒子為此和他鬧了矛盾,不去學校。精準扶貧、脫貧攻堅以來,照金鎮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了路燈、水泥路、小洋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我們脫貧啦”。
如今,依托黨和政府的好政策,杜天祥的兒子獲得了一份公益性崗位工作,在照金紀念館當保安,有了穩定的收入;孫子在鎮里2018年新修的中國工農紅軍照金北梁紅軍小學就近讀二年級。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為提升廣大黨員干部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積極性,銅川市精心規劃照金精神研學課堂線路和“重走紅軍路”實踐活動。為此,杜天祥今年又創新了講解方式,從移不走的石板房、珍貴的石桌文物、見證會議的古樹入手,既帶領參觀者參觀陳家坡會議舊址、陳家坡會議紀念館、紅色文化廣場,進行體驗式教學,又說快板宣講紅色故事、唱紅歌進行情景式教學。
前不久,他給一批來自陜西渭南市的中小學生講解陜甘邊革命根據地老一輩革命家艱苦卓絕的奮斗故事時,一些學生“都不相信”,說“怎么這么苦,不可能吧”。為此,杜天祥把陳家坡會議舊址里展出的、紅軍穿過的舊布鞋、棉帽子及住過的舊石窯一一介紹給學生。說到這里,他不由得清唱起紅色歌曲《不忘階級苦》。“我還要繼續背著‘小蜜蜂’,把紅色故事講下去。”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