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電影《柳青》在全國上映。影片以柳青的生平為線索,講述了他扎根皇甫村14年,創作出經典長篇小說《創業史》的故事,再現了柳青波瀾壯闊的人生畫卷,以及他不斷超越自我、實現藝術成就的心路歷程,展現了一代知識分子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家國情懷和赤子之心。
《柳青》的上映,不僅是全國影視界、文藝界的一件大喜事,更為全國廣大觀眾帶來了強大正能量的精神感染力、史詩般的視覺享受和穿透靈魂般的愉悅。
中國作協副主席李敬澤觀影后感慨:“《柳青》是一部值得二刷的電影!在國產電影中,作家傳記片相對較少,且柳青的故事表現難度很大。導演田波在人物的塑造、歷史的表達上,克服了很多困難。影片成功塑造了一個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準確地抓住了柳青精神的根本,對觀眾來說是一次教育和洗禮。影片的上映也是對我們民族和國家奮斗歷程的一種回顧。”
“柳青是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的重要作家。他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影響和鼓舞了無數作家、藝術家,為廣大文藝工作者樹立了光輝的典范。導演田波、制片人王苗霞等青年主創者以精益求精的匠心,將柳青的故事和形象呈現在大銀幕上,以貼近生活的敘事策略,帶給觀眾心靈震撼與情感共鳴,具有重要現實意義與時代啟迪價值。”陜西省電影家協會主席張阿利這樣感慨。
西安市美術家協會主席楊霜林說:“兩個小時的觀影過程中,我心潮澎湃,多次熱淚盈眶。《柳青》是一部好作品,有血有肉,是對真實生活的反映和提煉。我們藝術家要想有所成就,就得像柳青一樣,和群眾手拉手、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
“這部電影不僅是柳青的傳記,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在為西安的風土人情做宣傳。影片最后,柳青離開了皇甫村,重返西安城,麥田和秦嶺這兩種意象也成了時代的幻影,消失在柳青的生活中,但它們帶給柳青、帶給觀眾的感動卻深刻而清晰。”西北大學電影學碩士陳嘉穎說。
奧斯卡(好萊塢)影投公司企業文化部總監孫浩說:“不得不說,電影《柳青》除了在故事上給了人們潤物無聲的感動之外,在畫面美感上也給了人們出乎意料的驚喜。影片的色調,開始和最后的明麗、中間的陰郁都暗合故事發展的脈絡。關中農村田野的壯美、鄉間老樹的遒勁、風吹麥浪的柔美,都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演員們濃厚的關中腔,也一下子讓人感受到原來柳青的世界和我們是這樣接近。”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張頤武贊揚道:“電影《柳青》講述的是為中國道路樹碑立傳的故事。這部電影是時代精神高揚的一個標志,我們需要這樣的好作品。”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研究員夏一璞說:“在我看來,無論是感情上,還是理論上,《柳青》都是一部非常優秀的好電影。主創團隊能夠靜下心來,用六年的時間,在艱苦的環境下,耐得住寂寞,創造出如此感動人、啟發人、教育人、塑造人的作品,非常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