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開學在即——
上好“平安留學”這一課
隨著新學年腳步臨近,不少學生即將遠赴海外,開啟或續寫自己的留學生涯。留學路上,安全問題始終是學生和家長關注的重中之重,而在當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依然嚴峻的大背景下,廣大留學人員更需要切實增強安全防范意識,提高應對各種風險的能力。
加強自我保護意識
近年來,侵害留學人員人身、財產安全的事件時有發生。就在今年初,美國芝加哥發生連環槍擊案,一名就讀于芝加哥大學的中國留學生不幸遇難。這令人痛惜的悲劇給整個留學生群體再次敲響了警鐘。
疫情之下,留學人員有可能會面對一些新的安全挑戰,因此學生本人一定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
黎雨(化名)就讀于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博士二年級,已經度過了3年的海外求學時光。她表示,自己和周邊同學都非常關注留學安全,“面對留學國家不同的民情、社情,自己才是守護好個人安全的最重要一道防線。”
“剛到美國的時候,我花費了大量時間向熟知當地環境的師哥師姐了解情況,比如哪些地段更安全,哪些地段治安相對較差、犯罪率高。如果學生不得不在夜間單獨出門,或要前往人煙稀少、偏僻的地方時,更要多加警惕。”黎雨同時建議,不同國家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不盡相同,這就要求留學生在出國前盡量多做功課,規避交往中可能出現的誤會。
識別電信詐騙套路
此外,留學生也要保護好自己的財產安全,防范針對留學生群體的電信詐騙。
就在不久前,中國駐西班牙大使館公眾號還發布信息,提醒海外學子謹防電信詐騙。不法分子通過技術手段將來電號碼顯示為大使館電話號碼,并自稱使館工作人員,謊稱當事人有護照、包裹、信件等有待領取,或國內有案件需要處理,要求當事人提供賬戶信息或繳納有關費用。
汪正曾留學于西班牙胡安卡洛斯國王大學,在他看來,相關冒充大使館名義所進行的電信詐騙,多數是利用一些留學生并不熟悉使館工作流程和“破財免災”的心理,這需要學生關注中國駐外使領館網站發布的提醒信息,增強法律意識,認清海外電信詐騙的諸多“套路”,仔細甄別,破解騙局。
8月18日,在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舉辦的“開學第一課”網絡直播活動上,國家反詐中心警官安無恙建議,留學人員要牢記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的“三不一多”原則,即未知鏈接不點擊、陌生來電不輕信、個人信息不透露、轉賬匯款多核實,倘若被騙也不要驚慌,整理好相關材料,及時報案。
重視心理健康問題
作為留學安全中另一個重要方面,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樣不容忽視。當面對新環境的新鮮感消失時,跨文化交流中的一些“水土不服”開始顯現,再疊加有防疫壓力,海外學子需要妥善處理自己可能出現的焦慮、抑郁情緒。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部黨委書記、學生心理咨詢與服務中心主任喬志宏表示,留學生在達到學校所規定的語言考試要求后順利入學,但這并不意味著留學生的外語能夠像母語一樣得心應手,仍需要在日常留學生活中勤練習、多使用。事實上,當無法準確順暢地表達出自身的想法時,也容易產生挫折感,久而久之帶來心理問題。
“人際環境和專業學習也會給留學生帶來挑戰。離開了熟悉的家人朋友,進入陌生的人文環境,學生會在一段時間內感到孤獨。而同時,許多國外院校會要求學生閱讀大量的書籍和文獻,在研究方法和論文寫作方面也有較高要求,一些學生確實會感到不適應。”喬志宏說。
學業壓力、文化差異、社交障礙……這些因素對于留學生而言都是不同程度的壓力,當壓力缺少合理的方式進行化解的時候,逐漸積攢起來就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后果。
喬志宏建議,面對留學生活中出現的心理不適,學生可以采用情緒疏解、問題解決和主動求助三大應對策略,從而更好地適應海外學習生活。“學生要敏感地覺察到自己的焦慮,并相應調整狀態。在衣食住行方面,要找到自己適應的生活方式,也要建立起新環境下的社會支持系統。發現用自己的方式無法解決心理問題時,不要羞于求助,可以向所在學校的心理咨詢中心尋求專業咨詢,也可以向使領館求助,或尋求國內相關心理輔導機構的在線幫助。”喬志宏說。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1年08月26日 第 08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