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高中生自慰免费观看唯美清纯,欧洲婷婷av一区免费看,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国产成人无码影片在线观看

人民網
人民網>>陜西頻道>>陜西

變化中的西安,你感受到了嗎

打通堵點解民憂

本報記者 陸晟
2021年09月06日07:47 | 來源:陜西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打通堵點解民憂

來往車輛正在有序通過西安市鳳城五路和朱宏路立交。

燈火通明的西安火車站北廣場。本版照片均由本報記者 陸晟攝

8月19日,一段名為《西安 不止一面》的短視頻刷屏微信朋友圈,爆紅網絡。從十三朝古都到硬科技之都,從古代絲綢之路起點到美食之都、旅游目的地城市……西安之美,不止一面。西安的城市魅力突破了人們固有的印象,令人耳目一新。

網友“月明飛錫下天風”在視頻下面評論:“我在西安住了快10年了,沒想到,西安夜幕下的車水馬龍,竟如此美麗。”

道路是城市的“血管”。“夜幕下的車水馬龍”,是城市建設發展的生動注解。自古,便有“南陌百堂連北里,五劇三條控三市”的詩句,描繪長安道路的四通八達。而近些年,西安的交通發展在解決交通擁堵問題中,持續提升,向著交通強國典范城市的美好愿景不斷前行。

滄桑城墻

見證城市交通變遷

“我初到西安時,西安城墻給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它矗立在那里,四四方方,俯視著這個城市的車流,銘記著歷史,眺望著遠方。”提起西安城墻,市民陳長濤有著說不完的話,他告訴記者,作為一名熱愛歷史的“新西安人”,他每周都要沿著10余公里的城墻,徒步走上3圈。

傳統的西安城市格局規整地圍繞西安城墻展開。西安老城區的交通發展,與西安城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說起西安城墻的故事,陳長濤滔滔不絕。他說:“西安城墻現有城門共18個,南門永寧門、北門安遠門、東門長樂門、西門安定門,除了這4個原有的城門,其余的都是民國后為了交通便利新開的。”

在西安的城市發展史上,城墻存續與發展交通有過多次博弈,最終形成了今日兩者兼顧的格局。如何尋求城墻保護與交通發展“最大公約數”?永寧門及其周邊的道路建設給出了答案。

早在2012年,就有人提出對西安城墻南門盤道交通進行組織優化。2014年,西安南門下穿隧道通車,南門就開始摘掉“西安著名堵點”的帽子。“我一直記得那天,2014年的4月27日。”西安市出租車司機李建華說,“那天之后,南門東西向和南北向直行車輛實現了分流。成百上千輛車在南門前緩慢‘爬行’的場景比之前少了很多,出城門也不用專門繞行了。”

“西安人的城墻下是西安人的火車……”這幾年,李建華開車最愛聽的歌是《西安人的歌》;這幾年,西安城墻下的西安火車站變化也很大,成為西安市通聯內外的重要樞紐。

走進西安火車站丹鳳門廣場地下交通樞紐,醒目的交通引導標識,將源源不斷的客流引向地鐵2號線、4號線的接駁車處。“丹鳳門廣場負一層為公交接駁區,負二層為出租和社會車輛接駁區,負三層為社會車輛停車場,負四、負五層未來將接入地鐵4號線和7號線。這個交通樞紐可實現立體接駁,使車輛出入達到‘雙C循環,大小分離,各自獨立,互不交織’的效果。”西安火車站有關工作人員介紹。

2000多年前,駝鈴聲聲,古絲綢之路從長安出發。2000多年后,列車轟鳴,西安走向世界。西安城墻之下,有暢通西安市內交通的迫切希望,更有聯通遠方的美好愿景。

9月1日,西安火車站南北站房全面貫通。這對提升區域交通出行能力,擦亮城市窗口具有重要意義。

城墻下,車流依舊,列車呼嘯。西安的城市交通,也正向著“十四五”規劃中建成交通強國典范城市的目標,堅定向前。

“2”到“14”

解堵更解憂

8月9日,西安市交通運輸局公布數據,7月全國擁堵前15座城市排名中,西安排第14名,屬于輕度擁堵級別。在此項排名中,西安市從2月的第4名,3月的第2名,4月的第3名,5月的第13名,6月的第11名,再到7月的第14名,一次次的位次后移,說明全市交通擁堵正在持續緩解。

而另外一組數據則更加直觀,相關統計顯示,7月西安市公交車平均運行速度每小時26.19公里,較2019年同期提高了16.7%;出租車7月的平均營運速度,在近5個月中達到最高,為每小時42.46公里,西安全市路網通行效率明顯提升。

換句話說,西安的道路上,公交車、出租車,跑得更歡了。

追根溯源,西安,為什么堵?

一方面,隨著城市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西安市機動車保有量快速增長,2020年底超過380萬輛,目前已突破400萬輛,全國排名第7名。

另一方面,去年下半年至今年上半年一系列集中的城市建設工程,也占用了相當一部分路面資源。“老百姓的事等不起,民生大事等不及。我們通過集中幾個月的攻堅,完成一批重大工程。”西安市交通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隨著一系列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的竣工,西安市的道路擁堵得到了部分改善。

迎難而上,西安,如何解堵?

據經九路下穿隴海鐵路立交項目的建設者回憶,5月30日的西安,烈日炎炎。施工現場300余名工人師傅頂著酷暑在加緊作業,為通車放行做最后沖刺。這個立交的竣工通車,標志著《西安市斷頭路打通工作實施方案》確定的58條斷頭路以及新增任務紅廟坡斷頭路打通工作全部完成,西安斷頭路打通工作將實現階段性任務清零。

斷頭路通了,人心也會通。

“痛則不通,通則不痛。今天的堵,是為了明天的不堵。只有加大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才能讓‘長痛’變‘短痛’。”西安市民張山河清楚記得,家門口斷頭路被打通后,他的通勤時間,也由一個小時縮短到半個小時。路通那天,他還特地叫了三五好友吃火鍋慶祝了一番。

交通環境的改善,離不開群眾的積極配合。“城市建設不僅是政府的事情,也是大家的事情,作為市民,要通過文明出行、綠色出行,為緩堵保暢貢獻自己的力量。”西安市民蘭增干說。

在此之外,西安市還積極采取次支道路建設、加強擁堵路段交通疏解整治等創新舉措,積極緩解交通擁堵。其中,在特定路段規定車速、智能調整信號燈以確保車流到達路口遇到綠燈的“綠波帶”廣受市民好評。西安市明光路全程有10多個路口,駕車走完全段需要近20分鐘。有了“綠波帶”助力,10多個信號燈幾乎“一路綠燈”。

9月1日,《西安市機動車停車條例》開始施行。它從總則、停車場的規劃和建設、道路路內停車泊位的設置、停車場的經營和管理、機動車停車行為管理、法律責任等方面對機動車停車管理工作進行了規范,為推動西安城市交通組織管理、規范停車秩序提供法制保障,進一步緩解了擁堵現狀。

為古樹讓路

留住市民牽掛

今年6月,西安市長安區學府大街的一棵老樹,又在互聯網上“火”了一把。它的走紅,并不是因為這棵老樹的厚重年輪,而是因為它在道路上、在周邊市民心上的特殊位置。

長安區學府大街,是由東向西貫穿長安區的一條主干道,但在去年之前,這里卻是被水磨村攔腰截斷的兩條斷頭路。如今,隨著城市的發展,村民搬走了,道路也越來越寬。獨獨這棵被人戲稱“釘子樹”的老皂莢樹,矗立于此。

這棵皂莢樹蒼勁古樸、枝葉繁茂,高10多米,有263年樹齡,屬三級保護古樹,2011年被西安市政府列為古樹名木。四五個孩子,手拉著手,才能把這棵大樹圍住。

韋曲街道水磨村村民王瑩從小到大,一直親切地叫它“皂莢樹伯伯”。去年4月6日,學府大道中段通車當天,王瑩看到古皂莢樹在原地被很好地保護起來,很是激動。她說:“‘皂莢樹伯伯’是我們全村人的記憶。學府大道中段貫通,大家和古樹的距離也更近了,以后我還要把古樹的故事繼續講給孩子們聽。”

村里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對這棵樹的惦念更深。年近古稀的高西榮就是其中一位。他告訴記者:“這樹一直在村口,后來這里建了小學。它見證著我們村子的變遷。小時候,大家常常聚在這棵大樹下聽長輩講故事,直至深夜才各自散去。如今,我閉上眼睛仿佛還能看到父母在村頭樹旁眺望,夢中還有鄉親們生活的場景,還有他們不曾改變的容顏和鄉音。”

有時,他會站在路口,凝視著這棵老皂莢樹,望得出神。對高西榮而言,這就是他孩提時代的樂園;對水磨村的村民們來說,這是他們一代代人的生活記憶。

“公路連接著萬家、連接著民心,而古樹則是城市的一種記憶,是鄉愁,在經濟發展、城市建設中,生態保護應該優先考慮。”最終,長安區住建局對方案進行了重新調整,細化了這一區域建設規劃,決定將古樹放在路中間保護起來,在它的周圍修建了圍欄、混凝土圍擋,設置了交通警示標志。“請關心和愛護這棵樹的市民放心,我們一定會將它好好保護起來。”長安區住建局局長吳海軍說。

修路護樹的事情其實在西安并不鮮見。友誼路的梧桐樹也是如此。去年底,西安市友誼路上的法國梧桐樹在因地鐵5號線建設“寄養”5年后有序回遷。工人師傅們在樹木移植現場,用一天時間挖出大樹,再給挖出的大樹固定樹基,對照著每棵法國梧桐樹的“身份證”,將它們移栽回曾經生長的位置。

友誼路的梧桐樹“回家”后,網友“西湖蘿卜羹”在自己的微博上寫道:“鳳凰鳴矣,于彼高崗;梧桐生矣,于彼朝陽。梧桐樹‘回家’,是只屬于西安的浪漫。”

一路、一樹、一景、一人,西安的城市變化,浸透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溫情脈脈,未來可期。

(責編:麥文雄、吳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