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屆全運會如何影響一座城
隨著比賽進入尾聲,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即將在西安奧體中心體育館落下帷幕。這是東京奧運會后我國第一項綜合性體育大賽,更是2022北京冬奧會前我國舉辦的規格和水平最高的體育賽事,恰如其分地處于歷史交匯處,讓本屆全運會收獲了空前的關注。
回歸全運會這一具有62年歷史的賽會本身,首次在我國中西部地區舉辦更加強化了賽會對城市的影響。其在經濟、社會和城市營銷等方面帶來的效應,需要等煙花散盡、聚光燈熄滅,人們回歸日常生活后,慢慢被時間檢驗。
陜西的堅持讓全運會首次進入中西部
從西安火車站北站房出站后,拾階而上,鋪陳進視野的是被譽為“盛唐第一門”的大明宮丹鳳門遺址。恢宏巍峨的歷史遺跡足以給西安的到訪者“第一眼震撼”,作為十四運會重點工程項目之一,打造古城新“會客廳”就是丹鳳門廣場及周邊市政配套工程建設的初衷。
為迎接十四運會,西安城市基建經歷了一次“脫胎換骨”。尤其在2021年上半年,西安火車站北站房、丹鳳門廣場、三河一山綠道、幸福林帶等眾多重點項目陸續建成,讓賽會對城市的“煥新”作用集中顯現。
“辦好一次會,興盛一座城”不乏依據。“最直接的就是城市營銷,通過賽事舉辦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為城市帶來更多的客流和關注度。”中央財經大學體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裕雄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表示,全運會這樣的綜合性運動會推動城市發展體現在多方面。例如經濟效應,宏觀層面能促進經濟增長,通過帶動消費需求、投資需求來實現;中觀層面可以帶動體育產業、旅游產業以及其他上下游產業和關聯產業發展;微觀層面則可以創造新的就業機會、促進居民收入增長。此外,還有促進社區和諧發展、基礎設施和民生改善、生活質量提高、全民健身發展等等的社會效應。
作為國內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運動會,全運會始終在中國競技體育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中,充當著“指揮棒”“風向標”的角色。然而,隨著體育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更加多元化,這種帶動作用已經不囿于競技本身,全民健身、體育產業、體育科研等均成為新的觸角,將賽會和城市的關系拽得更加緊密。
在全運會歷史上,前九屆由北京市、上海市、廣東省三地輪流舉辦,直到2000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取消全國運動會由北京、上海、廣東三地輪流舉辦的限制,允許有條件的省(區、市)申請舉辦全運會。
2005年第10屆全運會,此前3個東道主得到的“全運紅利”吸引了5個省提出申辦,其中就包括陜西,但具有歷史性意義的這屆賽會最終由江蘇省獲得主辦權,南京因此有了第一條地鐵、在長江邊創立了“灘涂起新城”的奇跡。此后,濟南東部地區因山東承辦十一運會得到發展,落地遼寧的十二運會展現了東北的振興。蟄伏兩屆的陜西蓄力申辦十三運會,但最后投票環節以一票之差敗給了天津。
可紅利背后也有挑戰,“賽事除了對城市有正面效應,也可能存在負面效應。”王裕雄表示,例如擠出效應、前期投資與后期需求的矛盾,或賽事策劃與城市品牌定位不匹配等都會帶來風險。日益式微、略顯雞肋的現實一方面敲打全運會不斷改革,另一方面也提醒更多城市形成更理性的辦賽觀。
十四運會,陜西成為唯一的申辦者,2015年12月,第三次申辦的陜西終于圓夢。
十三朝古都被體育“煥新”
雖然缺少了競爭者,但承辦這樣規模龐大的綜合性運動會依然是地區和城市綜合實力的象征,尤其對亟待提升發展能級的中西部省市而言,賽事的“激活”作用仍有很大空間。
據公開資料顯示,在籌備全運會的5年間,西安GDP重回全國前20強、增速也一度排名全國第一,此外還躍入“千萬人口俱樂部”。近日,仲量聯行發布報告《“全運時代”下的西安商業地產市場》也顯示,全運會的舉辦加速提高了西安道路網、地鐵網的密度,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外拓也使城市商業地產市場的邊界不斷外延。同時,“全運經濟”時代,體育及其相關的運動場景延伸出了更多的消費場景和消費觸點,讓體育經濟不再局限于運動場館,而是走進購物中心、街區商業、公園綠地,增加了消費市場的新動能,衍生出更多“消費3.0時代”中拉動消費市場發展的“新經濟”模式。
“包括城市更新所帶來的投資需求以及系列引致需求,包括對相關產業的帶動等等,這些效應在后續一段時間還會持續存在。”王裕雄表示,除了經濟效應,西安作為十三朝古都、陜西作為誕生了延安精神的紅色圣地,特別是在建黨100周年之際,這種城市品牌形象在此次全運會上都得到了進一步的強化。
同時得到強化發展的還有西安近年來在持續打造的“賽事名城”。以全運會舉辦為契機,西安全面完善了包括體育基礎設施在內的各類基礎設施,這為后續經濟社會發展、民生改善和全民健身的提升奠定了很好的物質基礎,王裕雄指出,“本屆全運會既是其打造賽事名城的重要元素,同時也為賽事名城的建設做好了充分的硬件和軟件準備。”
為滿足十四運會辦賽要求,陜西省確定各類場館設施53個,其中新建30個、改造提升23個,分布在全省13個賽區。“尤其新建成的體育場可容納觀眾數已超過西安原有的陜西省體育場,在全運會比賽結束后,主體育場也將繼續承接國際賽事、演藝活動,并擬向公眾開放。”據十四運會組委會新聞宣傳處處長鄭璐介紹,與主體育場呈“品”字布局相對而立的是游泳跳水館及室內體育館,前者設可舉辦游泳、跳水、水球等國際標準賽事;后者的場內則可實現冰場和籃、排球場地的快速轉換,可滿足16個項目的國際級比賽需求。
此外,十四運會的主題為“全民全運、同心同行”。陜西副省長、組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方光華表示,籌備期間,已大力實施全運惠民“八大工程”,累計投入資金13.93億元,建成710多個健身設施工程項目,重點推進40個全運惠民示范工程、46個重點工程,打造“15分鐘健身圈”,建成一大批體育公園、健身步道、多功能健身場地,全省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由2015年的1.07平方米增長到1.97平方米。
記者探訪位于西安北部的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歷史上鐫刻著盛唐繁榮的大明宮如今成為大眾體育休閑新地標,園區三分之二面積為免費開放區域,隨處可見騎行、跑步的市民,尤其宮墻以南的部分,一個功能完善的全民健身園區聚集了更多體育愛好者。
據曲江大明宮保護辦社會事業部副部長寇江磊介紹,為迎接十四運會,園區進行了全面升級,6個籃球場、7個足球場、4個網球場、1個乒乓球場、1個橄欖球場,一條全長約7.5公里的全塑膠健身步道、14個配建全民健身器材設施的健身廣場,以及不斷升級的體育設備和智能化場館,讓遺址在百姓生活中“活”了起來。
下屆花落大灣區 體育將成無形的“橋”
“一枚銅牌對其他省來說可能是一個小收獲,但對澳門而言意義非凡。”十四運會期間,澳門特別行政區體育代表團副團長潘永權見證了空手道選手郭建恒為澳門贏得歷史上第一枚全運會獎牌,他表示,這是澳門代表團第六次參加全運會,這枚獎牌的突破和澳門選手的精彩表現,帶動澳門掀起了“體育熱”“全運熱”。賽會期間,他觀看了空手道、游泳、三人籃球、田徑等項目,除了助威,“更是來好好取經,希望把下一屆全運會辦得更好。”
在本屆全運會開幕前,《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廣東、香港、澳門承辦2025年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的函》指出:“同意廣東、香港、澳門承辦2025年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這是全運會歷史上首次由多地區聯合承辦,也是香港和澳門在回歸之后,首次共同舉辦全國的綜合性體育賽事。因此,在眾多體育人眼中,這是繼粵港澳大橋通車后,粵港澳大灣區歷史上的又一個里程碑事件。
“下一屆全運會是國家送給大灣區的一份禮物。”香港特別行政區代表團代團長鄭景亮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表示,長期以來,全運會是兩地運動健兒交流學習的重要平臺,體育一直是雙方密切交往的橋梁。例如自行車、乒乓球等項目,香港選手經常到內地訓練和參賽,集訓地點大多是國家級的訓練基地。在他看來,成為下一屆全運會東道主,兩地交往會更加頻繁,“奧運會之后,香港已經掀起一陣運動風,相信在國家支持下,未來4年,這陣風肯定會越刮越勁。”
澳門同樣以體育為橋和內地往來密切,“澳門人口很少,運動員缺乏跟強手他們一起訓練比賽的機會,這樣并不利于提高成績,因此,全運會就是他們很重要的平臺。”潘永權曾是一名足球運動員,后來擔任澳門體育局局長,他幾乎親歷了澳門代表團的6次全運會,“現在的運動員幸福多了,澳門和內地的交往有了很大提升,我們已經從青少年體育開始,加強了雙方的合作。”他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透露,目前澳門已經與廣東、四川、福建、北京、上海等地簽署了交流與合作協議。
在潘永權看來,每個人都有參與體育的經歷,因此,在同樣的規則下,體育是最公平、最容易促成交流的平臺。這種交流不限于人與人之間,還包括與其他領域的碰撞,“澳門一直在推動體育旅游,目前已經有很多企業在基于全運會準備相應的方案,大家都希望全運會能吸引更多代表隊、游客來到澳門,能借此去推動文化、體育、旅游、餐飲、酒店等各行各業的發展。”
“體育賽事是灣區經濟建設非常重要的內容,高級別的各類賽事不能缺席,全運會的舉辦具有重要價值。”王裕雄表示,大型體育賽事可以進一步促進城市群之間基礎設施建設、城市管理和運行體制機制的一體化和無縫鏈接,從而可以為各種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創造更好的環境。更關鍵是,舉辦全運會還可以更好地促進粵港澳三地之間居民民心和情感的進一步融合,乃至促進香港、澳門與內地之間的情感交融,增強港澳居民的國家認同,“通過全運會所帶來的這種價值可能更大,而且很難替代。”
在本屆全運會上,來自廣東、香港、澳門的選手已經紛紛表示,下一屆在家門口要力爭突破。“下一屆女子100米的冠軍就是我的。”廣東選手梁小靜在本屆賽會收獲了女子4×100米接力金牌后,表達了對單項未奪金的遺憾。“亞洲飛人”蘇炳添也透露,4年后自己會以其他身份為選手做好服務,“當好東道主”。香港空手道名將劉知名則坦言:“希望下一屆全運會還能保留空手道,最好能把賽場設在香港。”對此,澳門空手道隊領隊謝廣炎達成了“迥異的默契”,“希望保留設項,如果空手道賽場能設在澳門就太好了。”
對于運動項目部署,鄭景亮表示,目前尚無定論,但大灣區各地距離很近、有高鐵、粵港澳大橋等完善的交通配布,“十分便利,無論怎么安排都能迎接全國各地的人們來到大灣區感受全運。”但作為排球和沙排專家,鄭景亮透露心愿,“我們對中國女排有深厚感情,很希望到時候女排隊員能到香港最著名的紅磡體育館奉獻精彩球技。”
本報西安9月26日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