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高中生自慰免费观看唯美清纯,欧洲婷婷av一区免费看,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国产成人无码影片在线观看

人民網
人民網>>陜西頻道>>人民日報看陜西

直面產業需求、推動開放融合,西安交通大學——

創新沒有“圍墻”(科技自立自強·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本報記者 張丹華
2022年01月18日07:3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創新沒有“圍墻”(科技自立自強·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核心閱讀

面對科學技術和經濟社會發展加速滲透融合,西安交通大學探索打破科研創新、人才培養的“圍墻”。推進領軍企業、科研院所進駐;推行學科建設改革;建成現代產業學院、未來技術學院……作為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西安交大發揮基礎研究和學科交叉融合優勢,努力成為基礎研究的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軍。

“單晶光伏產品目前的行業內平均光電轉換效率在20%左右,我們的產品平均為23.5%,最高能達到26%,這已經是極限了。”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李振國說。

對面,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陶文銓不疾不徐地說:“單晶硅光伏發展到今天,轉化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都很困難;但如果采用聚光元件,還可望提高3到5個百分點。”

這場關于太陽能使用效率的熱烈探討,發生在西安交通大學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校區涵英樓。

自2019年創新港建成并投入使用以來,類似這樣企業負責人和教授之間的交流,已進行了上百次。創新港是西安交通大學“打破圍墻辦大學”理念探索的載體。這里綠樹成蔭,校區、園區、社區之間相互聯通。學校希望通過打破物理圍墻,進而打破心理圍墻,探索大學與社會深度融合、形成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新形態。

更深度

校企組建創新聯合體,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已至耄耋之年的陶文銓教授是國際數值傳熱學知名專家,長期從事傳熱學及其數值模擬方法與工程應用的教學與研究。隆基股份則是一家太陽能科技公司,提升光電轉化率、降低每瓦生產成本是光伏產業發展的兩大主題。

此次會談之前,西安交大和隆基股份已經進行過多次接觸,了解彼此的需求和目標。

“轉化率能提高3到5個百分點對我們來說就是天方夜譚啊!”聽了業界權威的解釋,李振國很興奮。

經過深入探討,校企雙方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隆基股份將與西安交大共建“交大—隆基零碳能源研究院”。在碳達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西安交大的管理、能源、電力、儲能、物理、材料等優勢學科的科研和教育資源,與隆基股份在光伏領域的領先技術和先進制造能力相融合,雙方共建團隊聯合開展面向“零碳”能源的科研項目,目標是促進綠色能源成果孵化轉化,推動綠色能源與循環經濟發展。

“傳統的‘甲乙雙方、一紙合同、一個項目、一筆經費’的校企合作模式下,企業因為無法監管經費使用情況出資不積極,學校的科研成果離產業化應用往往還有一定距離,所以成果常常被束之高閣,導致科技經濟‘兩張皮’的現象比較普遍。”西安交大黨委書記盧建軍說。

目前,學校正在積極推進領軍企業、科研院所進駐創新港,組建像“交大—隆基零碳能源研究院”這樣的創新聯合體,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有力平臺支撐。

“聯合體中,校企合作不再圍繞單一項目,而是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創新團隊由‘科學家+工程師’組成,企業持續投資,工程師隨時提出產品需求,科學家進行技術攻關,雙方共同監管科研經費。”盧建軍說。

新的合作模式激發了校企雙方的積極性:陜西建工控股集團—西安交通大學“未來城市建設與管理創新聯合研究中心”去年揭牌;華為、中國銀行等多家企業與西安交大的創新聯合體洽談正在進行。

創新聯合體建設成效已初步顯現。得益于校企深度合作,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與西安交大合作共建的核電智能決策與預測運營技術聯合實驗室,已完成兩篇SCI科研論文、7項國家發明專利,搭建了全球首套核電循環水泵智能運維實驗平臺,完成了核電智能決策平臺樣機研發,并已在福建福清核電“華龍一號”首堆循環水泵上裝機測試。

更交叉

探索大學科融合建設,對接國家戰略需求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科學研究范式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學科交叉融合不斷發展,科學技術和經濟社會發展加速滲透融合。

“例如,‘雙碳’目標是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要實現目標不只需要能源動力學或者化工學,甚至需要管理學、經濟學等人文科學,是一個大系統。因此2017年我們成立了國家西部能源研究院,對接國家的戰略需求。”西安交大校長王樹國說。

西安交大是國內較早進行學科交叉建設探索的大學之一。去年,西安交大賀浪沖教授課題組研制出具有生物識別特性的“智能醫藥分析裝備”,吸引不少目光。該裝備可用于精準用藥、創新藥物發現等領域。“目前,國內醫院的實驗室、大學研究所的儀器室等,絕大部分都是進口的檢測設備,很容易被‘卡脖子’。2012年,我們醫學部聯合機械學院共同申報項目,經過5年合作,研發了初代產品。”賀浪沖教授說:“目前,和人工智能領域專家合作研發、更易操作的第三代產品就要成功了。”

“其實,在創新港的規劃中,西安交大已經推行了第一個改革——大學科深度融合。學院不再按照傳統的數學院、物理學院、化學院等設置,而改為按照領域劃分。”王樹國說。

目前,創新港已經按領域設置了電氣科學與技術研究院、人居環境與建筑工程研究院、“一帶一路”自由貿易試驗區研究院等29個研究院。

更前沿

瞄準未來顛覆性技術,培養復合型人才

國家實驗室、國家科研機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科技領軍企業都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因為具有深厚的基礎研究和學科交叉融合優勢,成為基礎研究的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軍。

面對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百年變局,自2017年起,教育部、發改委、工信部、能源局等密切合作,推動我國新工科建設。

2020年開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開始推動新工科建設,啟動未來技術學院、現代產業學院、儲能技術學院建設等系列工作,將此作為高等教育把握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推出的戰略性舉措,也是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新工科建設的要求,西安交大提出了更為綜合性的“6352”工程:通過匯聚“政產學研用金”六方面資源進入創新港,聯合打造現代產業、未來技術和絲路國際3個學院(孵化器),完善政策、金融、服務、配套和法律5種生態環境,建設創投和交易兩個平臺,真正將創新港打造成“科技創新特區”。其中,現代產業學院、未來技術學院(孵化器)已在2021年成立。

“未來技術學院建設瞄準未來10到15年的前沿性、革命性、顛覆性技術原創,培養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現代產業學院建設瞄準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迫切要求,為提高產業競爭力和匯聚發展新動能提供人才支持。絲路國際學院面向國際創新需求,為人才和技術進入國際市場做準備。”盧建軍說。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擁有更多自主權成為科研單位和科研人員的迫切需求。同時,他們也希望能從繁瑣的體制機制束縛中解放出來。“比方說,隨著學科交叉的推進,傳統的專業設置就需要變化。如果能給一些好的大學學科設置的自主權就會靈活很多。”王樹國說:“傳統的體制機制設置比較重視過程,在后期的改革過程中能以結果導向為主的話,我相信效率會提高很多。”

《 人民日報 》( 2022年01月18日 第 12 版)

(責編:鄧楠、吳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