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高中生自慰免费观看唯美清纯,欧洲婷婷av一区免费看,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国产成人无码影片在线观看

人民網
人民網>>陜西頻道

大規模小麥機收全面展開,主產區麥收進度加快

夏糧生產豐收在望(關注夏糧生產)

本報記者 高云才 常 欽
2022年06月10日08:4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夏糧生產豐收在望(關注夏糧生產)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我們這樣一個有著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農業基礎地位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和削弱,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要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糧食生產年年要抓緊。”

田疇盡染,麥穗飄香。河南省光山縣仙居鄉徐樓村田間,一臺臺大型收割機來回穿梭,眨眼工夫,成片小麥變成麥粒裝進收割機谷艙。“夏糧開鐮,顆粒歸倉,豐收是妥妥的!”種糧大戶楊文虎說。

據農業農村部調度,目前全國夏糧生產豐收在望,大規模小麥機收全面展開,主產區麥收進度加快。截至6月6日,全國已收獲冬小麥面積1.67億畝,收獲進度達55%,麥收過半時間比去年提前兩天。

夏糧是全年糧食生產的第一季。今年以來,各地統籌疫情防控和春季農業生產,多措并舉,確保夏糧豐收,為奪取全年糧食豐收創造了有利條件,為經濟平穩健康運行奠定了堅實基礎。

田管落實落細,夏糧豐收底氣足

政策好,人努力。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全力以赴抓好糧食生產,落實各項補貼政策,落細增產技術措施,防范應對各類氣象災害和病蟲害,克服農資價格上漲和供應鏈不暢等不利影響,為夏糧豐收創造了有利條件。

一手防疫情,一手忙耕耘,兩手抓、兩手硬。

安徽省懷遠縣徐圩鄉徐圩村的麥田里,數十臺聯合收割機隆隆作響,將麥穗和秸稈一并“吞”進肚子。望著金燦燦的麥粒,盛世興農合作社理事長尚躍笑得合不攏嘴。

為了這季麥子豐收,尚躍沒少費心,在當地農業農村部門的幫助下,一連邁過了不少“坎”。化肥、農藥和種子等農資納入保供目錄,春耕農資不斷鏈;合作社開展在線會診、線上培訓指導,施肥打藥更有準頭;各項涉農補貼悉數到位,種地吃下了“定心丸”。

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研究制定春耕防疫具體辦法,落實分級分類差異化防控措施,切實打通“卡點”和“堵點”,確保農時一天不耽誤,農田一畝不撂荒,種子、農藥、化肥等農資下擺及時,春播春耕生產順利開展。

從南到北,夏收大忙,農業社會化服務遍布田疇。目前,我國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達95.5萬個,服務覆蓋全國約38.4%的小農戶。數據顯示,農戶全程托管,小麥每畝節本增效約356元。今年夏收期間,各地創新服務方式,大力推進農業生產托管等專業化、社會化服務,開展代收代種等服務,確保夏收顆粒歸倉。

政策給力,田管落地,夯實豐收基礎。

受洪澇災害和秋汛影響,去年河南省滑縣小麥播期整體推遲7至10天,蓄滯洪區3萬畝小麥晚播了近兩個月,種糧大戶王付強位于滑縣長虹渠蓄滯洪區的麥田兩次被淹。克服多種困難,與農時賽跑,去年12月6日,王付強流轉的700畝地順利播下了小麥。

加強田管,還要靠科技壯苗。為了促弱轉壯,農技專家指導王付強給小麥通風透光,給麥苗定點定量澆水施肥。經指導,小麥三類苗成功轉化升級為二類苗。麥收時節,麥穗大,籽粒沉,超晚播小麥呈現豐收景象。王付強說:“經過測產,畝產最低960多斤,實收可達1000斤至1100斤!”

政策精準發力,田管落實落細。中央財政下撥夏糧小麥促壯穩產補助資金16億元,支持冬小麥主產省做好小麥促壯穩產、防災增產及病蟲害防治。各地緊盯小麥拔節、抽穗、灌漿等關鍵生長期,落實好水肥調控、“一噴三防”等穩產增產技術措施,推動小麥苗情加快轉化升級。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全國3.36億畝冬小麥長勢與常年基本持平,打下了夏糧豐收基礎。

確保顆粒歸倉,小麥機收跑出“加速度”

會種地變成了“慧種地”,農業現代化成為糧食生產的“金扁擔”。

“三夏”大忙,各地區各部門搶抓小麥機收供需對接和應急搶收、機收減損等各項工作,采取措施打通堵點卡點,保障夏收人員和機具暢通無阻。今年“三夏”,全國預計有1650萬臺(套)各類農機具投入生產。

優服務、保暢通,跨區機收有條不紊。

麥熟搶收,分秒必爭。河北省魏縣田間,來自各地的大型收割機正緊張作業。

今年,魏縣依托中化現代農業技術服務平臺,建起了“三夏”跨區作業“農機手驛站”。“平臺為到魏縣跨區作業的農機手提供信息、食宿、維修、油料等志愿服務。”魏縣副縣長蘇曉艷說,利用物聯網技術,平臺對所有夏收農機GPS定位,監測每天活動軌跡和工作量,確保機收有序開展。

“區里給我們發放跨區作業證,路上高速費全免。”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玉亮農機合作社負責人劉玉亮說,除去油錢、折舊等費用,一臺收割機一年純利潤10多萬元,“今年跨區機收,當地還免費發放口罩、洗手液,有專人引導,搶收速度很快。”

目前,我國冬小麥97%以上都靠機收,其中30%需要機械跨區收割。今年參與跨區機收的機具達25萬臺,總量充足。各地著力做好跨區機收作業的組織和服務,跟蹤機收隊伍行程,落實農機綠色通道政策。及時發布機收作業信息,加快收獲進度,確保農機手和機械通行無阻,全力保障小麥機收順利開展。

強農機、抓培訓,機收減損提質增效。

安徽省亳州市田間,一場別開生面的機收減損大比武拉開帷幕,4臺雷沃谷神小麥收割機轟鳴而過。“大機械給力,雙篩拋撒率低、清潔度高,行進速度可據小麥干濕度實時調整,一天輕松能收200畝麥田。”今年50歲的農機手劉計劃說,“以前比誰收得快,現在比誰損失少,就是要多打糧,打好糧。”

山東省嘉祥縣老僧堂鎮,6.3萬畝小麥基本全靠機收。開鐮前,農機站組織全鎮農機手統一培訓,秸稈留茬高度、機收減損等多項內容都有明確規范。“減損就是增產,好機手帶來好收成。”農機手丁增龍成了“講師”,耐心講解機收前檢查保養機械、收麥最佳收割期等操作要領和細節。

糧食減損,農機先行。據測算,小麥機收環節損失率平均降低1個百分點,全國可挽回糧食損失25億斤左右。今年夏收,國家加大推廣機收減損力度,對聯合收割機加快更新換代頻率,小麥機收減損培訓指導對所有持證機手全覆蓋,最大限度減少機收環節損失,確保顆粒歸倉。

優供給提效益,糧食生產邁向高質量

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同時,轉變糧食發展方式,走出一條集約、高效、安全、持續的糧食發展道路,是夏糧生產的鮮明亮色。

今年,各地突出抓好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推動糧食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促進國家糧食安全向更高層次躍升。

產品優質化,優質品牌小麥叫響市場。

“良種帶來好收成,1600畝核心區種的全是優質小麥。”在山東省平度市蓼蘭鎮青農種子產銷合作社的良種田里,合作社理事長侯元江樂呵呵地說,小麥新品種“青農7號”畝產連續兩年過800公斤。

近年來,侯元江將良種繁育與品種示范相結合,帶動周邊30多個村莊5000多戶農民實施小麥育種,收購價高出市場價10%。籽粒飽滿、色澤光亮的蓼蘭小麥成長為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當地推進糧食產業提質增效,扎實開展“中國好糧油”行動,優質品種實現連片種植和規模化經營。

放眼全國,各地著力優化糧食品種結構,發展市場緊缺的優質專用品種。目前,全國優質專用小麥面積占比37.3%,綠色、有機和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證數量累計達到5.9萬個。

投入減量化,減肥減藥帶動綠色增產。

“靠著綠色種植,剛收完的試驗田平均畝產增加超過5%!”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關廟鎮林河村的高標準農田里,村民陳允錄嘖嘖稱贊。今年陳允錄流轉的266畝田,選取了166畝參加了耕地質量提升與化肥減量增效試驗,有機肥替代化肥,采用種肥同播,施肥次數、數量實現了雙減少,產品質量和效益實現了雙提升。目前,宿豫區建成5個農作物病蟲疫情田間智能監測站,小麥病蟲害綠色防控覆蓋率穩步推進。

投入減少,效益倍增。今年以來,各地廣泛采用測土配方施肥、水肥一體化等綠色防控技術,持續推進農業投入品減量增效。目前,我國化肥和農藥使用量連續5年負增長,三大糧食作物化肥農藥利用率超過40%,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46%。

夏糧生產豐收在望,大國糧倉的根基越來越穩,億萬農民的日子越來越有奔頭。

《人民日報》( 2022年06月10日 第 18 版)

(責編:李志強、魏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