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興平市湯坊鎮龍興村村民尹會元——
守渡四十二載,方便鄉親出行(守望)
一個渡口,一葉舟,一個人。
這個渡口在陜西省興平市湯坊鎮龍興村,名曰渡口,其實只是一對木樁,用來系住小船,小船的船頭用紅漆寫著“龍興渡口”四個大字,船尾兩面彩旗,隨河風招展。
見著了尹會元(見圖,本報記者原韜雄攝),一握手,便知這是一雙撐篙的手,他的手心很硬,有厚厚的老繭。
“尹叔!尹叔!”過河人的呼喊打破了河灘的寂靜。“來嘍!來嘍!”尹會元答應著,抬了木板抵住岸邊,一名叫作張行的本地居民推著摩托車上了船。尹會元解了拴船的繩索,麻利地挑起4米長的船篙,沉沉地往水底一扎,船便離了岸。
正值枯水期,到對岸不過50米。撐船不用篙,尹會元徒手拉著架在河面上的鋼索,船便緩緩移動,“這得用巧勁,渾身發力,載重3噸的船一個人就能拉動。”
張行每周要在家和上班的工廠間往返兩次,她說:“要是沒有尹叔的渡船,我得多跑七八十里路。”龍興渡口處于兩座渭河橋的正中間,因為有老尹在,許多本地居民才有了這個便利。
河對岸放著塊木板,尹會元在上面手寫上自己的電話號碼,“現在方便多了,一個電話,我就過來接人。以前叫船都靠吼,河灘風大,怕聽不見,晚上從來不敢睡得太沉。”尹會元說。
“熱不過河灘,冷不過河灘。就說那根行船的鋼索,夏天熱得發燙,冬天冰得刺骨。”尹會元笑笑,“這活兒總要有人干啊,干久了也不覺得累。”67歲的尹會元,已經在龍興渡口撐船42年,從未中斷過。
上了河灘,便是老尹居住的地方。一個簡易的活動板房內,一張床便占去了大半的空間,轉身都難。外面搭了個小棚子,除了鍋碗瓢盆,還有一方桌、幾把椅,旁邊有臺電風扇。“到了豐水期,河面就得有200多米寬,有時候水急行不了船,這兒就能給人休息用。”
在老尹小時候,龍興渡口很熱鬧,種地的、做買賣的、運糧的都從這里過。1982年,他被選上做了擺渡的艄公。尹會元說:“以前,過河都得排隊。現在大橋多了,擺渡過河的人少了,每天最多二十來人,有時候一天都見不到一個。”
粗略一算,42年來,他擺渡往返十幾萬次,用掉船篙200多根。老尹的船篙只用槐木,篙頭套著個“鐵尖帽”,“渭河底都是石頭,槐木硬,再套上這‘鐵尖帽’才能把篙插進去。”以前,這種“鐵尖帽”能買得到,如今很難找到做這東西的人,老尹只得撿來廢棄的鋼管自己制作。
船篙倒好解決,麻煩的是現在連造船的師傅都尋不見了。“我的上一艘鐵船用了10年,3年前才廢棄。我自己畫了圖紙,尋遍了十里八鄉都沒人愿意做這樣的船。好不容易尋到了一家,又要價太高,根本出不起。”
最后還是鄉親們幫忙解決了難題。“尹大哥幾十年如一日給鄉親們擺渡,再難也要幫忙啊!”龍興村村民岳根團有一手電焊手藝,老尹買來鋼板、三角鐵、焊條,倆人又叫上七八位同鄉,一周就打好了現在這艘鐵船。不光這艘船,行船的鋼索也是鄉親們一起幫忙架設的。
去年,尹會元的船上添了個發動機,遇到湍急的水流,他再也不用費勁撐篙了。
這幾年,渭河水越來越清,岸邊越來越綠,以前光禿禿的河灘已經消失不見,老尹越干越有勁頭,“到了周末,還有外地游客來岸邊玩,擱以前這都是稀罕事。”
今年過年,老尹給自己染了頭發,看起來稍顯年輕。“鄉親們離不開我,我還要繼續干。”老尹笑著說。
《 人民日報 》( 2024年04月09日 06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