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文明執行傳遞法治溫度(金臺銳評)
湖南省湘潭縣人民法院出臺涉企善意文明執行舉措,既保障債權人合法權益,又最大限度降低對被執行企業的影響;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法院為被執行企業出具信用信息修復證明,助力企業“輕裝”上陣……近段時間,多地法院充分發揮司法職能,在依法運用強制手段實現勝訴裁判的同時,樹立善意文明執行理念,助力涉訴企業紓困解難,助推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
公正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執行工作是這道防線的最后一環,承載著勝訴當事人對司法公正的期盼。如果法院判決得不到有效執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就無法得到保障,司法公正和權威就難以彰顯。近年來,人民法院不斷深化執行體制機制改革,出臺“限高令”、“老賴榜”、信用懲戒等舉措,推動執行工作取得重大進展,鞏固了“基本解決執行難”成果。
公正高效的營商環境是企業所盼,也是司法機關努力的目標。執行工作對各方當事人影響重大,突出執行工作的依法強制性,依然是當前執行工作的重心。但強制執行并非不分情況的“一刀切”,而是通過適度、合理、必要的執行措施,在確保勝訴當事人債權實現的前提下,減少對被執行企業的沖擊,避免“辦一個案子,倒一個企業”。
法院在依法采取執行措施的同時,應妥善把握執行時機、講究執行策略、注意執行方法。比如,對資金鏈暫時斷裂,但仍有發展潛力、存在救治可能的企業,應綜合考慮情況推進執行工作,平衡好利害關系人的利益,依法慎用失信懲戒措施,多采取“放水養魚”等措施,幫助企業走出困境,實現當事人之間的雙贏、多贏和共贏。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法院完成被執行人信用修復204.2萬人次,同比增長55.95%。
當然,善意文明執行并不是對執行工作“松綁”,也不是弱化執行力度,而是在更高水準上推進執行工作。正確處理好執法司法原則性和靈活性之間的關系,以更好的方式開展工作,解決好當事人實際訴求,考驗著每名執行人員。司法機關要堅決防止執行人員以“善意文明執行”為借口消極執行、拖延執行,或者以降低對被執行人影響為借口無原則促成雙方當事人和解,損害債權人合法權益。同時應采取有效措施堅決糾正實踐中出現的超標查封、亂查封現象,對不規范行為依法嚴肅處理。
執行工作質效,關乎人民群眾切身利益,關乎司法公信力。堅持善意文明執行理念,是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秉持司法為民初心,把依法強制執行的剛性和善意文明執行的柔性有機結合,將更有助于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更好激發市場經濟活力,讓人民群眾更有公平正義獲得感,感受到更多的法治溫度。
《 人民日報 》( 2024年11月21日 17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